《二月二日》是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,创作于他在抑幕的第三年。整首诗歌以描写江间春色,反衬自己凄苦的身世。
首句“二月二日江上行”,点明踏青节江上春游。次句“东风日暖闻吹笙”,写江行游春的最初感觉和印象。和煦的东风,温暖的旭日,都散发着融和的春意,就是那笙声,也似乎带着春回大地的暖意。笙簧畏潮湿,天寒吹久则声涩不扬,须以微火香料暖笙。东风日暖,笙自然也簧暖而声清了。“闻吹笙”和“东风日暖”分别从听觉和感觉写出踏青江行的感受——到处是暖洋洋的春意。
颔联“花须柳眼各无赖,紫蝶黄蜂俱有情”,写江上春色。如果说首联还是描写刚接触外界事物时一种自然的感受,这一联则是有意寻春、赏春。花、柳、蜂、蝶,都是春天最常见的事物,是春天生命与活力的标志,红(花)、绿(柳)、黄、紫,更写出春天色彩的绚丽。但这一联不仅抒写诗人对美丽春色的流连陶醉,而且委婉透露出因美好春色而触动的伤感。“无赖”即“无心”,与“有情”相对。花、柳是没有人的感觉和感情的事物,它们只是按照自然的规律行事。春天来了,便吐蕊、长叶,在东风旭日中散发着春天的气息;无赖”本是可爱恼人的意思,但放在这里与“有情”相对,便暗含无心、无意的含义了。
颈联“万里忆归元亮井,三年从事亚夫营”,写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自己在幕僚生涯中的感慨。“元亮井”指故园,陶潜字元亮,其《归园田居》云:“井灶有遗处,桑竹残朽株。”“从事”指为幕僚。“亚夫营”借指柳仲郢军幕。《汉书,周亚夫传》载亚夫为将军,屯军细柳,军纪严明,世称柳营。
尾联“新滩莫悟游人意,更作风檐夜雨声”,写江上的新滩不理解诗人的心意,风吹雨打屋檐似的哗哗作响。
这首诗通过描绘江间春色,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美好春色的流连陶醉,同时也委婉透露出因美好春色而触动的伤感。诗人以细腻的笔触,将春天的气息和情感融入自然景物之中,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暖洋洋的春意之中,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。